【物流动态】美国对中国301条款关税执行推迟;美西运价8月份上涨;8月加拿大西岸和铁路新罢工威胁,如何面对
- Wakool Transport
- 2024年8月1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美国对中国301条款关税执行推迟
当地时间7月30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发布声明称,针对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,包括电动汽车及其电池、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,原计划实施的大规模301条款关税的部分措施将会被推迟至少两周。

背景
5月公告: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今年5月份曾表示,这些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。5月14日,美方发布了对华加征301关税的四年期复审结果,计划提高对自华进口产品的关税,包括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电池、半导体等。
公众意见收集:5月28日,USTR开始为期30天的公众意见收集,收到1100份意见。
最新进展
推迟原因: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,仍在审查公众意见,预计将在8月份公布最终决定。
实施时间表:新关税将在最终决定公布约两周后生效。
美西运价8月份上涨
8月份,主要航线运营商计划对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进行调整,以应对近期运费下降的趋势。根据海外媒体的消息,自8月15日起,多家航运公司将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提高1000美元。这一调整旨在阻止美西航线过去三周内出现的运费持续下降。

运价变化数据
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:截至7月26日,上海到美西的运费较前一周下降了约7%,平均为每40英尺6663美元。尽管如此,这一价格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43美元
运力增加:市场分析机构Linerlytica在7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,近期亚洲到美西和墨西哥航线的运力显著增加,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。即使在传统货运旺季,运力利用率的下降也非常明显
运价调整原因
运费下降趋势:过去三周,美西航线运费持续下降,航运公司通过提高运价来稳定市场
运力显著增加:新推出的航运服务,如SeaLead Shipping的AWC服务,以及各种临时航行,已使美西航线的总运力增加了超过15%
供需不平衡:运力的快速增加使供需关系失衡,导致运价下滑
运输能力与市场挑战
• 船只与运输能力:目前在美西航线上运营的船只总数达到306艘,运输能力超过258万标准箱,比去年同期增长14%
• 美东运价与运力:亚洲到美东的运费也呈现下降趋势,较前一周下跌2%,平均运费为每40英尺9557美元。运力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,超过275万标准箱
第三季度通常是货运旺季,货运量会显著增长。然而,随着运力的增加和供需不平衡的加剧,运价可能继续承压。Linerlytica预计,随着新航运服务的加入,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。
8月加拿大西岸和铁路新罢工威胁 如何面对
加拿大国际码头与仓库工会(ILWU)正在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各港口的会员是否发起罢工进行投票,此次罢工由迪拜环球港务集团(加拿大)引发,预计将在8月达到高潮。此次罢工可能会严重影响加拿大西岸港口和两条主要铁路的运营。此外,阿尔伯塔省贾斯珀地区的野火已经破坏了当地的铁路基础设施,加剧了港口和船舶运营的延误。

铁路延误:由于7月24日的野火,贾斯珀镇的铁路服务中断,导致进入温哥华港的货物出现延误。截至7月29日,温哥华港船只平均等待时间为1.22天
劳资谈判僵局:加拿大太平洋堪萨斯城公司的CEO基思·克里尔在7月30日表示,当前的劳资谈判僵局可能导致8月底的铁路罢工

罢工的潜在影响
经济损失:如果罢工发生,每天将影响超过90万吨货物的运输和价值10亿美元的经济活动
港口影响:温哥华港和鲁珀特王子港可能受罢工影响,这将引起对加拿大乃至全球供应链的担忧
全球供应链:加拿大港口和铁路系统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,罢工可能导致严重的物流延误和供应链中断
威酷运输可以提供的协助
1. 应对关税调整
物流经纪服务:威酷运输可以通过其专业的物流经纪服务,协助客户制定合适的进出口策略,帮助企业降低关税带来的成本影响。这包括提供清关服务和货物监控,确保货物在过境时顺利通过关卡
2. 管理运费波动
运输路线优化:威酷运输拥有丰富的运输网络和运营经验,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运输方案,优化运输路线,以最有效的方式减少运费波动对客户的影响
仓储管理:利用在美国多个州的自有仓储设施,威酷运输可以提供临时存储解决方案,帮助客户在运费高峰期间调整出货时间,以降低成本
3. 应对罢工和物流中断
多样化运输选择:在面临罢工威胁时,威酷运输可通过其广泛的运输选择,包括陆路、铁路和航空运输,灵活调度运力,以确保货物能够准时送达
即时追踪和反应能力:威酷运输提供24小时监控和即时追踪服务,能够迅速对物流中断做出反应,为客户提供备用运输方案,最大程度地减少延误带来的影响
总结
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的背景下,威酷运输的专业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。通过专业的物流规划、灵活的运输方案以及高效的仓储管理,威酷运输能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并有效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挑战。
Comments